连日来,在新野县歪子镇的村头巷尾,一股文明新风正悄然兴起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了宣传主阵地,乡村大喇叭成了“文明传播者”,宣传栏上图文并茂讲文明……这里,正用一系列实招新招,凤凰联盟官网书写着移风易俗的新篇章。
歪子镇深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阵地,定期开设文明讲堂,通过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、宣传栏等载体,构建起线上+线下立体宣传矩阵。同时,组织镇村干部、志愿者深入村组,组成文明宣传队,累计发放倡议书300余份。
定期开展“送戏下乡”、“文艺轻骑兵”“一刻钟宣讲”等文化活动,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移风易俗。例如,小品《送请柬》以幽默诙谐的情节演绎婚事新风尚,村民们至今仍津津乐道。这些接地气的文化活动,把文明理念融入百姓日常,真正实现文明之声处处飘,新风之花遍地开。
“村里有被评为先进个人、好婆婆、好媳妇、文明家庭的记5分、见义勇为记10分、助人为乐记2分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记2分等多项积分内容。”歪子镇棉花庄村村支部书记邹长彬介绍道。歪子镇创新推行“文明实践积分制”,以棉花庄为例,组建“四会”成员与村民代表参与的积分兑换站,实施从申报、审议到公示,构建全流程透明管理体系:电子版积分卡实时更新,二十余项兑换细则(涵盖移风易俗、志愿服务等)群内公开;每月公示积分动态,每半年集中兑换生活用品,以“小积分”撬动乡风文明“大提升”。
各村结合实际情况,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,成立红白理事会,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,杜绝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。通过村民自治,歪子镇逐步形成了“喜事简办、厚养薄葬”的新风尚,减轻了群众负担,赢得了广泛支持。
各村理事会成员因地制宜给红白事定下详细标准:喜事办酒不超15桌,随礼最多300元;白事不请豪华乐队,不搞繁琐仪式,3天内办结。有了这些规矩,凤凰联盟官网村民们省心又省力。张大哥嫁闺女,一开始还担心礼数不够被人说闲话,多亏理事会上门指导,按照新规矩办了一场热热闹闹又简简单单的婚礼,亲戚朋友都夸好,还省了一半开销!
歪子镇积极开展“文明家庭”“好婆婆好媳妇”“星级文明户”等竞选活动,挖掘身边典型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。通过激励先进、树立榜样,带动更多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,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好。
当选的家庭或个人不仅能在村里的光荣榜亮相,还会收到实实在在的奖励,比如生活用品、荣誉证书。越来越多的村民都跟着学,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,婆媳吵架的少了,互帮互助的多了。
如今在歪子镇,移风易俗不再是一句口号,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。下一步,歪子镇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,创新方式方法,巩固现有成果,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精神动力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